我們會發現故事書上那些知書達禮、溫柔、善於溝通的形象,都是書上的假象。縱使照著書上養孩子,各種教養問題依舊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難以負荷種種負面情緒。這是當媽媽第五個年頭,在文具行的當下,腦海中閃過了:「感謝你們來當我的小孩,讓我有成長的機會。」這個念頭。
耐性就和生日蛋糕上的燭火一樣,愈吹愈沒有。父母隨著孩子變大,讓他們犯錯的空間也下降了。耐性變少了、親子衝突也變多了,當初育兒的美好時光如今每日都像母夜叉。如果,我們沒有改孩子貼上太多標籤,或許就回到最初育兒的感動、或許就可以優雅育兒不當鬼媽媽。
廣告單上玲瑯滿目的才藝課,父母在幫孩子規劃課程時,到底是在圓自己的兒時夢,還是幫助孩子探索天分?
爸爸帶孩子總是很輕鬆?回到家總是要收拾殘局?只有自己可以顧好孩子?媽媽,你要學會放手。
大寶漸漸長大,看著孩子獨自玩耍的背影好孤單嗎?是時候該添老二了。身為孩子的媽,妳是不是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呢?不論添二寶的理由為何,大寶所擁有的一切資源,在弟妹出生後或多或少都會減少。從金錢上的、時間上的、耐性上的種種,孩子不論生幾個,媽只有一個,既沒有三頭六臂,更不會出現漫畫中的影分身術。
帶孩子出門總是敗興而歸嗎?各種失控、暴衝、不配合,讓出門變得好困難。其實只要平時在家多與孩子溝通外出準則,不僅外出被白眼機會降低,還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過程,不再因為各種需求衝突森七七!
帶小小孩出門是找自己麻煩?一點也不!只要做好分齡行程規劃,大人小孩都可以享受旅遊的快樂!
孩子即將出生,還在評估滿月後要怎麼安置孩子嗎?要托嬰?自己帶?還是長輩幫忙呢?在委外教養前,先想一下可能面臨到的問題吧!就算沒辦法自己帶,也別當假日父母。育兒委外時間愈久、孩子就愈難教啊!
老公常常少根筋讓妳大翻白眼嗎?身為媽媽,從懷胎開始就繃緊神經處處護著即將出世的孩子,而老公則是等孩子呱呱落地才開始學習當個爸爸。透過三個觀察力互動遊戲,救救少根筋爸爸吧!